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这一涨幅,在《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之内,也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相关服务价格略有上涨。
从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表示,物价相对较低是高基数、周期性、输入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食品和能源上。食品价格下行是物价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猪和猪肉价格2022年下半年处于周期高位,而2023年处于周期下行阶段,猪肉价格低位运行,2023年12月同比下降约26%,拉动CPI下降约0.4个百分点,并带动其他畜禽类价格有所回落。能源方面,国际油价高位回落,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同比下降2%左右,拉动CPI下降约0.1个百分点。从全年看,构成CPI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除了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其他类价格一平六涨,表明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的态势没有变。
“2023年,全球高通胀退潮,但物价水平依然明显偏高。与此同时,国内CPI同比走低,下半年多个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成为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最大的差异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一方面源于疫情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另一方面也与疫情的“疤痕效应”、房地产低迷导致居民消费信心偏低、“猪周期”处于价格探底阶段,以及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向国内传导等因素有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物价表现低迷既有供需失衡问题,也有输入性影响。数据表明,国内宏观政策仍需适度发力,在推动消费和需求回归趋势水平的同时,继续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供需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023年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张学武表示,PPI总体回落主要是受高基数和输入性影响。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2022年国际原油、化工、金属等价格均上涨至历史高位,抬高了同比基数。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较多,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带动国内油气开采及石油化工行业价格明显回落,合计拉动PPI下行0.7个百分点。
“CPI、PPI同比降幅双双收窄,CPI环比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与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均未进一步下降,说明价格总水平初步有了缓和迹象。除季节性因素、天气原因和基数效应外,这也显示出社会有效需求在企稳后逐步温和复苏。”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短期内物价水平仍将维持在低位,但在宏观政策同向发力和提质、扩量、增效的背景下,从中期来看通胀中枢将在波动中逐步修复,回归至常态水平。
展望2024年,张学武认为,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预计CPI将温和回升,PPI将由负转正。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