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多只基金密集宣布清盘。9月14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发布关于新疆前海联合泳祺纯债债券的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据悉,截至9月13日日终,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条款。基金管理人表示,该基金应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事实上,上述情况在近期并不罕见。公开信息显示,9月以来,先后有中邮价值优选一年定开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华泰柏瑞景利混合、财通中证香港红利等权投资指数等7只基金宣布清盘。整体来看,相关产品清盘多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较低而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自动清盘条件。
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基金在年内加速离场?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年内基金清盘数量同比增长主要和市场环境有关。在年内市场震荡背景下,多数基金出现亏损情况,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业绩也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因此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随着产品规模越来越小,基金管理人也较难通过短期的努力改变产品现状。同时,管理基金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且“迷你基”的管理成本也并不低,因此也导致了不得不清盘的现象。
若拉长时间至年内来看,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已有156只基金清盘,较2022年同期的119只同比增长31.09%。其中,年内清盘的基金中,有申万菱信智量混合、浦银安盛中华交易服务沪港深300ETF、光大保德信中短期利率债债券、南方固元6个月持有债券A、招商创业板大盘ETF联接A、长盛精选(510081)行业轮动混合A、招商品质领航混合A、银河恒益混合A、长城鑫享9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A共9只产品成立不足一年即遭遇清盘。不难看出,上述清盘的产品里,多为中小型公募产品,但也不乏大型公募旗下产品。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基金清盘数量增加与市场环境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还取决于基金经理资产配置能力、风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基金清盘不仅会影响基金管理人的形象,降低基金管理人的口碑,还可能影响未来新产品的销量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尽量避免投资管理规模过小、持续运营时间过短以及基金经理频繁更换的基金产品。
桂浩明还提到,基金清盘对市场运行而言可能不利于部分资金的流入,但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部分基金管理人在此前依靠政策优势不断发行新基金,由于管理能力欠缺导致产品被市场淘汰,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要做好产品需要依靠自身的良好经营情况,在经营不好的背景下也较难做好产品的持续营销。而在年内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预计基金清盘的情况还会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