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营业网点是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形象,不仅是浙商银行的形象,也是金融业、国有企业的形象。窗口形象要坚持“真善美”,把善的基因植入网点生态,把善的情怀释放到客户、社会,让银行网点的人文之光更加闪耀,让金融向善的小举动带给社会大温暖。
立足双“百佳” 网点服务注入善基因
去年以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各省市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浙商银行将“营业网点形象提升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程,成效显著。其中,“暖心驿站”、适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等举措得到外界好评,兰州分行营业部、郑州分行营业部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22年“百佳示范单位”称号。
据了解,“百佳示范单位”称号被誉为银行业服务的最高荣誉,自2021年起评选周期调整至5年,全国20万多家网点中仅有100家网点获此荣誉。
发布会上,以“双百佳”为起点,浙商银行发布“营业网点服务示范提升焕新暨‘温暖驿站’建设方案”。宣布将打造以“善标、善能、善智、善行、善为”为导向的焕新服务体系,从提升员工技能素质、数字赋能客户服务、提升网点人文关怀、构建全渠道立体化服务模式出发,深化金融功能第一性,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会上,“百佳网点”兰州、郑州分行营业部分享了“善本金融”网点的创建经验。作为2022年度甘肃银行业唯一获此荣誉的银行,兰州分行营业部在800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设置茶水吧、微书吧、绿氧吧,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实现“一次办、一窗办、限时办”;派出驻村的王长山同志帮扶乡村摘帽脱贫,6年间共出资25万元帮助56位困难学子,成为金融向善的生动实践;郑州分行营业部通过“远程银行+”模式、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空间上可移动、时间上有弹性,获客户点赞。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中,郑州分行营业部成为群众的临时避难所,为受灾群众提供饮用水和食物,累计助困60余人。
郑州分行和兰州分行仅仅是浙商银行网点践行“善本金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商银行正持续构建全天候、有温度的爱心银行,打造“枫桥式”金融消保服务站和反诈宣导台,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打造无障碍公共服务场所,多举措提升金融的基础性、保障性,释放金融的社会价值。
再增100家“浙银向善 温暖驿站” 点亮善的“明灯”
随着更多传统银行网点的功能性服务转向移动端和线上,银行网点正逐步承载更多社会意义。2022年底,浙商银行对浙江省内网点进行社会化服务转型,将自助服务网点改造成24小时“温暖驿站”,让金融之善以更丰富的形式惠及大众,促进资源社会化共享。
经过近半年多时间的试点运营,温暖驿站取得积极反响。作为本次发布会的核心环节之一,浙商银行宣布将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再增加100家“浙银向善 温暖驿站”,解决过往路人,尤其是近6000万户外劳动者的歇息、充电等问题。
“浙银向善 温暖驿站”设立的初衷,是为给大众,尤其是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一处“累了能歇脚、没电能充电、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的“救急”场所,室内配有矿泉水、充电器、微波炉等基础设施,24小时对外开放,“不打烊”的灯让深夜的劳动者感受到浙银人给予的尊重与温暖,正如一盏善的“明灯”。
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建成“浙银向善 温暖驿站”21家,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后续将持续优化“浙银向善 温暖驿站”服务功能,配置AED除颤仪、金融知识宣传角、书角等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温暖的服务体验。
十条保障措施 亚运金融服务“加速度”
2023年9月至10月,杭州亚运会将拉开帷幕。浙江是浙商银行的“大本营”,为进一步做好亚运会期间金融服务,浙商银行发布了“迎亚运服务保障十条措施”。涵盖外语人员配备、本外现金服务、外卡受理改造、数币创新应用、残障人士陪伴、应急事件管理等多个方面,全力保障亚运金融服务所需。
同时,亚运会六个办赛城市所在地分行服务保障工作也已进入冲刺阶段,全行同心开启金融服务亚运“加速度”。
目前,浙商银行已完成浙江省内所有ATM机具、重点区域特约商户的外卡改造,将实时汇率表投射至网点叫号屏,确保境外客户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加大亚运场馆周边网点的现金投放力度,确保现金供应总量充足、券别合理,并针对亚运会周边重点商家,确保数字人民币支付无障碍,推进数字人民币与亚运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一支专业突出、外语能力强的网点服务队伍也在各分行开展工作,确保重点场景有专人协调提供金融服务。
方寸之间,善意循环,温暖不息。立足新发展阶段,浙商银行将以“双百佳”殊荣为起点,心怀“国之大者”,以更加优质的营业服务构建“善本金融”网点生态,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更大的金融担当。